簡介
內容簡介
「鐵達尼號」的沈沒,曾經是人類交通史上一場空前慘禍。藉助電影藝術家的豐富想像力和高超技巧,這艘沈船在沈入大西洋冰冷海底之後的八十六年,第十次,也是最轟動的一次再現於銀幕,變成永恆愛情的頌詩。
影片《鐵達尼號》堪稱奇蹟──它不僅在商業上大獲成功,連續十四周位居賣座榜首,在全球獲得了超過十一億美元的票房收入,成為有史以來賺錢最多影片,創造歷史記錄,而且它在藝術上也贏得承認,榮膺第七十屆奧斯卡電影獎的十四項提名,最後獲頒十一項大獎,平了歷史記錄。它不僅使美國少男少女相擁而泣,有人連看四十遍,連《鐵達尼號》歌曲唱片也在兩個月內賣出四百萬張,使人聽後潸然淚下;而且在全球也空前風靡,甚至中南海內江核心也大為激賞,稱讚其為「思想教育」的好材料。
一部選材並不新穎、立意未必深刻的海難影片,為何如此受歡迎?本書從史實與虛構的映襯、往事與當今的對照、演員與角色的呼應、投資與回報的比較、物質與精神的衝突等多個層面,揭櫫這部影片創作攝製的艱辛歷程、全球轟動的多條秘訣。
「鐵達尼號」海輪本世紀初沈沒,海難對人類的警示與人們表現的精神感召力長存不滅;而《鐵達尼號》影片本世紀末熱得發燒,卻折射了社會和精神更深重的沈淪。
章節
- 導言 世界之王(p.15)
- 最紅的明星卻是缺席的李奧納多(p.16)
- 影人垂涎的影藝學術獎(p.18)
- 「奧斯卡文化」輻射全球(p.20)
- 收稅率僅次於超級盃美式足球大賽(p.22)
- 《鐵達尼號》能獲幾項獎?(p.23)
- 技術獎項壓倒優勢 表演獎項勝算不大(p.25)
- 主持人從「鐵達尼號」跳下(p.26)
- 我心長存 盪氣迴腸(p.28)
- 卡麥隆高呼:「我是世界之王!」(p.31)
- 第一章 影迷瘋狂(p.43)
- 「你看了幾遍?」「多帶手絹!」(p.44)
- 鐵達尼號闖進華人世界(p.45)
- 搶搭《鐵達尼號》載進銀子(p.47)
- 主題曲先聲奪人(p.48)
- 沾「鐵」的就熱賣(p.50)
- 看《鐵達尼號》成為全民運動(p.52)
- 「集體感染癥候」(p.54)
- 已進了入次電影院(p.55)
- 第二章 冰海沈船(p.59)
- 姊妹船都以古希臘巨神為名(p.60)
- 船長指揮過多條大船的處女航(p.62)
- 船主富翁擁有五億美元財富(p.63)
- 本以為救生艇只是「聾子的耳朵」(p.65)
- 誰有更多的逃生機會?(p.67)
- 高尚與卑下並存 勇者與懦夫對比(p.68)
- 船主聲稱:「甲板上沒有乘客了」(p.70)
- 鐵達尼號玩具熊的故事感動了千萬人(p.72)
- 斯特勞斯夫婦相擁安葬海底(p.74)
- 什麼是真正「永不沈沒的」(p.75)
- 在遇難者慘號聲中抱怨「晚禮服丟了」(p.76)
- 花花公子咬著雪茄喝著香檳赴死(p.77)
- 「如果沈船,就演奏《近了,我的上帝》」(p.78)
- 遇難者人數的記錄保持了七十年(p.79)
- 第三章 十次「打撈」(p.95)
- 鐵達尼號文化離碇啟航(p.96)
- 巨輪多次開上銀幕(p.97)
- 好萊塢數部鐵達尼海難片各有特色(p.98)
- 殘骸發現令影視界再掀鐵達尼熱(p.100)
- 從回憶到想像 從史實到虛構(p.101)
- 雪球不斷在滾(p.102)
- 鐵達尼號海難給人類提供了深刻教訓(p.103)
- 第四章 青出於藍(p.107)
- 著名科幻片導演看中了冰海沈船(p.108)
- 從災難題材中打撈出愛情主題(p.110)
- 從「商業片」轉到「商業上成功的文藝片」(p.111)
- 用世紀末的眼光來看世紀初的悲劇(p.113)
- 淒美卻未免落入俗套的羅曼司(p.114)
- 裸體、床戲、樣樣不能少(p.116)
- 一段蒼白的愛情神話(p.117)
- 第五章 明星效應(p.119)
- 卡麥隆尋找「搖錢樹」(p.120)
- 當今銀幕最有觀眾緣的白馬王子(p.121)
- 與高手過招毫不膽怯(p.123)
- 鐵達尼號上的窮小子非他莫屬(p.124)
- 迷住全世界 唯獨迷不住至愛的女友(p.125)
- 溫絲蕾「神龍見首不見尾」(p.126)
- 初次與男主角對戲就裸裎相向(p.128)
- 現實生活中男友也不幸早逝(p.130)
- 差點成為奧斯卡最老的獲獎者(p.131)
- 以「永不沈沒」的精神面對災難(p.133)
- 第六章 特大手筆(p.153)
- 好萊塢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影片(p.154)
- 有錢好辦事,大錢辦大事(p.156)
- 保証每一個環節都達到最佳效果(p.157)
- 不惜運用最現代化的高科技(p.158)
- 請來當今最走紅的明星──「美元」(p.160)
- 「奧斯卡有時也會獎勵商業上的成功」(p.161)
- 大製作是為了搶佔更大的市場(p.162)
- 第七章 空前成功(p.165)
- 專業影評家妙筆生花讚譽有加(p.166)
- 反英雄的大「情聖」(p.167)
- 浪漫愛情賺人熱淚(p.169)
- 「大雜繪」讓百色人等都各取所需(p.171)
- 《鐵達尼號》趕上了天時地利(p.172)
- 也有人影射政治現實借題發揮(p.174)
- 撥動更深層的心絃(p.175)
- 美國《娛樂周刊》概括了五點啟示(p.176)
- 票房收入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只佔第十九位(p.179)
- 第八章 鐵盒大使(p.189)
- 《鐵達尼號》濺起美國文化的浪花(p.190)
- 江澤民建議部長們好好看看這部影片(p.191)
- 中共高層為《鐵達尼號》大開綠燈(p.193)
- 全盤接受──除了六分鐘(p.194)
- 盜版光碟利潤豐厚(p.195)
- 如何理解「享受每一天」?(p.197)
- 邀請兩位青春偶像光臨中國大陸(p.199)
- 美國電影全球化潮流第一波(p.200)
- 各國城市街道上都有美國電影海報(p.202)
- 「美國文化帝國主義的象徵」?(p.203)
- 第九章 今日沈船(p.209)
- 五光十色裝點的蒼白(p.210)
- 簡單化公式化的虛幻愛情(p.212)
- 《鐵達尼號》獲獎 藝術菁英棄守(p.214)
- 我們的巨輪是否正在沈沒?(p.216)
- 附錄(p.219)
- 一 第七十屆奧斯卡獲獎名單(p.219)
- 二 第七十屆奧斯卡主要獎項提名入園名單(p.222)
- 三 奧斯卡之最(p.229)
FB留言
同書類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