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介
本書是一本具有學術意味的文化旅遊散文集。兩位作者以當下香港的現實生活為背景或參照,懷著極大的熱情和豐富的學養,深入探尋絲綢之路上中亞各國的前世今生,深刻體會大興安嶺、內蒙草原、湘西、九寨溝等地別樣的風土人情。
無論言及忽東忽西的突厥族、小亞細亞的文化歷史、中古波斯的詩歌成就,還是介紹穆斯林在科學方面的貢獻、龜茲石窟寺的變遷、後“五鼠”時代的開封府等,作者的描述不但另闢蹊徑,令人耳目一新,而且不時流露出一種念天地之悠悠的透徹和哲思。
章節
- 絲路文明篇(p.9)
- 古代絲路與今日香港◎李焯芬(p.11)
- 孕育傳奇的中國大西北 ◎張倩儀(p.15)
- 從「傷心史」到「顯學」—選堂先生逾半世紀的敦煌緣 ◎李焯芬(p.23)
- 龜茲石窟寺搬家記 ◎李焯芬(p.31)
- 中亞沙漠:百聞不如走一趟 ◎張倩儀(p.41)
- 中亞文化歷史隨筆 ◎李焯芬(p.51)
- 詩歌的國度─中古波斯 ◎李焯芬(p.83)
- 忽東忽西的突厥族◎張倩儀(p.105)
- 伊斯坦堡的咽喉 ◎張倩儀(p.113)
- 小亞細亞文化歷史隨筆◎李焯芬(p.119)
- 穆斯林對科學的貢獻◎李焯芬(p.143)
- 絲路與古文明的興衰◎李焯芬(p.149)
- 山川大地篇(p.155)
- 迷失在綠色的海洋─大興安嶺◎張倩儀(p.157)
- 我坐著車兒過草原 ◎張倩儀(p.163)
- 蒙古包內草原之冬◎張倩儀(p.173)
- 陰山裡的秦長城◎張倩儀(p.181)
- 後「五鼠」時代的開封府◎李焯芬(p.185)
- 到湘西追念沈從文─文化城市和商業旅行雜說 ◎張倩儀(p.195)
- 蟻世界遊:九寨溝◎張倩儀(p.203)
- 世間桃源的風波─去過大宛讀《大宛列傳》◎張倩儀(p.211)
- 尼羅河的前世今生◎李焯芬(p.219)
作者簡介
李焯芬
中國工程院院士;香港大學前副校長、專業進修學院院長、教授;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;著有散文小品《應當如是》、《心無罣礙》、《活在當下》等。
張倩儀
用心教育兩年,用心出版二十多年,用心寫作於未來的年月。愛旅行,也愛埋頭作紙上尋蹤。著有遊記《西行找中國》,散文《另一種童年的告別》、《0後風雲——香港城市的熱眼旁觀》等。
FB留言
同書類書籍